【專精特新】長城潤滑油攜手白鶴灘水電站,共同開啟“百萬單機時代”
在中國的壯麗長江上
伴隨著江水飛涌奔流
一個龐大而具有重要意義的工程正在崛起
——白鶴灘水電站
這項當今世界綜合技術難度最大的工程
集世界水電高精尖技術于一體
標志著我國在長江之上
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
而這項大國重器背后
流淌著長城潤滑油提供的中國“血液”
白鶴灘水電站位于長江四川段,是中國“西電東送”戰略的核心工程之一,其安裝16臺中國自主研制、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功率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是僅次于三峽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多年平均發電量可達624.43億千瓦時,能夠滿足約7500萬人一年的生活用電需求,可替代標準煤約196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200萬噸,對達成“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單機容量100萬千瓦世界第一,圓筒式水動壓室規模世界第一,地下洞室總長217公里世界第一,第一次全壩使用低熱水泥混凝土,高壩抗震參數世界第一,無壓泄洪洞群規模世界第一。白鶴灘水電站六項第一的背后是中國高端制造的全面升級。其發電機組重達8000多噸、高50多米,每分鐘旋轉111.1圈,而整個機組的擺動幅度卻比一根頭發絲的直徑還要小,其運行的精準度、穩定性來自對每一個細節的嚴苛要求,尤其是對潤滑油的選擇和使用更是慎之又慎。
2020年起,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便開始整合人力、技術和服務的優勢資源,實施“大兵團”聯合作戰,把白鶴灘水電站油品配套開發作為服務國家工程的重大戰略課題,全力推動水電工程潤滑油的國產化替代。依托旗下4個研究院和技術服務的多方優勢,結合多年積累的行業潤滑關鍵技術與性能數據,長城潤滑油針對白鶴灘項目的進程、機組運行工況、潤滑要求制定了個性化解決方案。
?2020年起,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便開始整合人力、技術和服務的優勢資源,實施“大兵團”聯合作戰,把白鶴灘水電站油品配套開發作為服務國家工程的重大戰略課題,全力推動水電工程潤滑油的國產化替代。依拖旗下4個研究院和技術服務的多方優勢,結合多年積累的行業潤滑關鍵技術與性能數據,長城潤滑油針對白鶴灘項目的進程、機組運行工況、潤滑要求制定了個性化解決方案。
2022年12月20日,白鶴灘水電站全部16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長城潤滑油自主研發的“長城TSA46(A級)汽輪機油”成功應用于白鶴灘水電站左右岸全部水輪機組,并配套世界唯一單臺百萬千瓦機組,為國家水電工程產業鏈不可或缺的潤滑環節邁出了國產化的堅定一步。
秉承著“每一滴油都是承諾”的理念,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技術服務團隊多次奔波千里,服務于白鶴灘水電站現場油品采樣、清潔度檢測、油料應用等環節,確保油品質量與機組穩定運行,高標準的產品、專業化的服務得到了三峽集團建設者的一致肯定。
而這也不是長城潤滑油第一次服務大國重器,2004年,南極科考船“雪龍號”第一次使用中國人自己研制的長城船用油,實現國產化替代;2017年,長城潤滑油研制的60萬公里長壽命高鐵齒輪油成功陪伴高鐵“復興號”上線運營,一舉打破國外高鐵齒輪油的技術壟斷;2020年,華龍一號首次并網發電,長城潤滑油提供了自主研發的核電汽輪機油產品,標志著我國成功打破了國外在先進核電技術領域的壟斷地位……
從陸地到海洋,從核能到水電,一系列大國重器的背后,彰顯的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突破升級。作為高端裝備制造背后的隱形力量,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將繼續以優質的油品和頂尖的服務為國民經濟建設、國家發展戰略推進,提供切實可靠的潤滑支撐。